矿粉-粉煤灰复掺技术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 | |||
矿粉-粉煤灰复掺技术,是指在商品 1矿粉-粉煤灰复合掺合料增塑减水机理分析 矿粉-粉煤灰复合掺合料对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增塑减水作用,主要是与其颗粒的物理性态有关,这些物理性态包括掺合料颗粒大小及颗粒形状,表面光滑度,是否坚硬、无孔,以及亲水性如何等,可归结为超细矿物掺合料的微填充效应、形貌效应、比重效应和分散效应[1]等.各类效应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起作用,而是相互伴随相互依存的.例如,掺合料颗粒的粒径大小对填充效应有影响,同时也影响着颗粒的分散效应.所以,在对超细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中,应将其作为整体.超细矿物掺合料的增塑减水机理在于物理性态的发挥,即在与高效减水剂的共同作用下,超细矿物掺合料才具有微填充效应、形貌效应、比重效应及分散效应. 2试验原料和试验方法 2.1试验原材料 水泥.吉林亚泰水泥厂P.O42.5; 砂.松花江中砂,细度模数3.0,松散堆积密度1620kgm3; 石子.松花江卵石,5~25连续级配,松散堆积密度1520kgm3; 粉煤灰.吉林市江北热电厂I级粉煤灰,烧失量1.6%,含水量0.1%; 矿粉.明城矿粉S95级,烧失量0,比表面积443m2kg; 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深井水. 2.2试验方法 配合比设计参照JG55-2000《普通 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参照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方法标准》,在试验室按当时的生产情况试验的结果; 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采用最常用的几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具体数据见表1.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试验结果 按上述配比方案设计,各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的结果见表2. 3.2试验结果分析 (1)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如表2所示,当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矿粉-粉煤灰复掺较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要少,且泵送剂掺量亦少.这是由于矿粉-粉煤灰复合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双掺时,具有复合减水率,它表现出强烈的增塑减水作用.对新拌混凝土的增塑减水作用,主要是与其颗粒的物理性态有关,光滑、坚硬的球形颗粒在水泥颗粒间可以起到一种滚珠的作用,增加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所以,单位用水量减少. 采用复掺技术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要好,混凝土中掺入超细掺合料后,由于其细度小于水泥颗粒,在取代了部分水泥后,这些小颗粒在水泥颗粒的空隙间起填充作用,使胶凝材料具有更好的级配.在保持相同用水量的情况下,可增加混凝土的流动度,改善和易性.填充作用的另一好处是增加了粘聚性,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离析,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2)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如表2所示,矿粉-粉煤灰复掺技术的混凝土3d,7d强度较低,但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8d,60d强度均超过单掺粉煤灰混凝土.这是由于矿粉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矿粉和粉煤灰均能够和水泥水化产物进行二次反应,提高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同时,由于矿粉和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形态效应及其两者的互补效应,体现出1+12的效果,从而使混凝土的孔隙率下降,强度提高. 4结语 采用复掺技术制备的商品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和易性,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同时能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耐久性,并具有显著的环保效应.将复掺技术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能够显著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牵引力.因此,将复掺技术广泛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