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先进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我国项目管理水平 | ||||||||||||||||
【摘要】2005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表彰会于2006年4月17日在成都举行,460名工程建设行业的项目经理受到表彰。会上,中国施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协刚发表了重要讲话,介绍了日本项目管理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我国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希望。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一是作业所长自身培养的投入和产出得到了平衡;二是减轻了企业负担。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作业所长的数量;三是形成了一个作业所长市场。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的问题,这样可以迫使作业所长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使这支队伍永远保持在高素质的层面上。同时还做到了作业所长的优势资源可以全行业共享。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我认为这其中大多数经验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可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结合我国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情况,我想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给项目经理一个准确的定义。建设部1995年1月7日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中规定,“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在这个规定中,明确了项目经理只对施工过程负责。同时也明确了项目经理的选择是企业的权利。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这个规定上来。 要根据对“施工过程”负责的要求,规范项目经理的职责、权力和义务。要在认真总结过去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和带有国际先进项目管理发展方向的项目管理规范;其次要大力推进项目经理的市场化进程。项目经理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是纳入职业经理人管理序列,在日本应聘“作业所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国家认可的营造师(相当于我国的建造师)执业资格;二是国家认可的项目管理师执业资格;三是有同类项目管理的经历。这三个条件规定了项目经理的产生以及建造师与项目经理的关系。我看这种市场化的管理模式也是可以借鉴的。再次项目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跟踪世界发达国家项目管理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学习、研究先进项目管理模式。要学习、应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生产率。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意识,探讨、研究先进施工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项目经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家的摇篮,是我国工程建设水平赶超世界水平的希望。望广大项目管理工作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项目管理的实践,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充实经营管理思想,让我们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完成“十一五”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