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软件技术
返回
目前状况   操作工人年工资 18000 年运营维护费用 8500 年残次品成本 7200 旧设备当初购买成本 60000 预计使用寿命 10年 已经使用年限 5年 预计残值 0 折旧年限及方法 10年,直线折旧法 旧设备当年市值 12000 更新改造后的预计情况   人员工资 0(不需要操作人员) 更新改造设备投资 62000 设备安装费用 7500 年运营维护费用 6800 年残次品费用 1800 预计使用寿命 5 残值 0 折旧年限及方法 5年,直线折旧法 

  要求:

  l.计算本次更新改造投资计划的现金流量。

  2.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评价指标。

  3.评价该投资计划的财务可行性。

  [解答]:

  1.计算现金流量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测算,应估算项目有关的税后增量现金流量,包括期初现金流量、项目寿命期间的现金流量和期末现金流量。

  (1)期初现金流量的计算

  期初现金流量主要涉及购买资产和使之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直接现金支出,包括资产的购买价格加上运输、安装等费用以及其他任何非费用性的现金支出,如增加的运营资金支出。本项目涉及对原有生产线的更新改造,期初现金流量还应考虑与旧资产出售相关的现金流入以及旧资产出售所带来的纳税效应。

  出售旧资产可能涉及三种纳税情形:

  ①当旧资产出售价格高于该资产折旧后的账面价值时,旧资产出售价格与其折旧后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属于应税收入,按所得税率纳税;

  ②旧资产出售价格等于该资产折旧后的账面价值,此时资产出售没有带来收益或损失,无须考虑纳税问题;

  ③旧资产出售价格低于该资产折旧后的账面价值,旧资产出售价格与其折旧后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属于应税损失,可以用来抵减应税收入从而减少纳税。

  本项目涉及变卖旧资产,按照直线折旧法,旧资产已经计提的折旧:

  =(资产当初购买价格—期末残值)*已使用年限预计全部使用年限=(60000—0)*5/10=30000(万元)

  现有机器当前的市值仅为12000万元,旧机器出售可以获得所得税抵扣收益:(30000—12000)X33%=5940万元。期初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见表5—12.  

现金流出   更新改造设备投资 62000 设备安装费 7500 减:旧设备出售收入 12000 减:出售旧设备抵税收益 5940 净现金流出 51560 

  (2)寿命期间现金流量的计算。

  项目寿命期间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由于新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税后增量现金流入以及以人力或物力的节省和销售费用的减少等形式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同时,要对项目寿命期内的现金流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对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由于利润增加所带来的纳税增加和由于折旧费用增加所带来的节税额。一般而言,计提折旧费的增加可以降低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给公司带来现金流入。

  本例中,更新改造的投资可以使操作人员年工资减少18000万元,年运营维护费从8500万元降至6800万元,年残次品损失可以从7200万元降至1800万元。

  在折旧方面,旧设备的年折旧费为:(60000—0)÷10=6000(万元)

  新设备的年折旧费为:(62000+7500)÷5=13900(万元)

  因此,更新改造投资将使公司每年增加折旧费7900万元。尽管折旧费及其增加额对现金流量不造成直接影响,但它会通过减少应税收入的形式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影响税后现金流量。

  为了确定项目的投资计划在项目寿命期内每年的税后净现金流量,首先必须找出用账面利润和现金流量表示的税前利润,然后根据税前账面利润计算纳税增加额。表5—13列示了本项目的更新投资计划在项目寿命期内的净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表5—13某公司生产线改造项目期间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现金流量费用节省额: 操作人员工资节省18000项目名称现金流量运营维护费用减少8500—6800=1700残次品损失减少7200—1800=5400税前净节约额25100折旧费增加13900—6000=7900年利润增加额25100—7900=17200年应交所得税增加额17200X33%=5676税后净节约额25100——5676=19424

  (3)期末现金流量的计算

  项目寿命期末现金流量通常包括项目的税后残值加上或减去所有与项目出售相关的税后现金流入或流出。本项目中,由于新设备的残值预计为0,所以没有期末现金流量。本项目计算期的全部现金流量见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现金流出             更新改造设备投资 -62000           设备安装费 -7500           现金流入             旧设备出售收入 12000           出售旧设备抵税收益 5940           操作人员工资节省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运营维护费用减少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残次品损失减少   5400 5400 5400 5400 5400 税前净现金流量(合计) -51560 25100 25100 25100 25100 25100 应交所得税增加额   5676 5676 5676 5676 5676 税后净现金流量 -51560 19424 19424 19424 19424 19424 

  2.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对本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表5-15:  

年份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税前净现金流量-515602510025100251002510025100税后净现金流量-515601942419424194241942419424累计税后现金流量-51560-32136-1271267122613645560折现系数10.870.760.660.570.50折现税后现金流量-51560168901468712772111069657累计折现现金流量-51560-34670-19982-7211389513552

  税前内部收益率[IRR]=39.45%税后投资回收期=4-1+721111106=3.65(年)

  税后净现值NPV(I=15%)=13552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IRR=26%

  3.评价结论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本次更新改造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大于本公司的资金成本15%,以15%为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3552万元,大于零,该投资计划财务可行。

  [例5—19]某公司需要推出一种新产品A.现对其财务评价分析如下:

  (1)计算设备和厂房投资。

  该项目的投资建设需要设备投资100000元,项目计算期为5年。该设备按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折旧法,残值率为5%,即5000元。每年计提折旧:(100000—5000)/5=19000

  5年后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5000元,市场价值预计为30000元。但项目计算期结束后如果该公司欲出售该设备,需要缴纳资产出售收益部分(30000—5000)的所得税为:(30000—5000)*33%=8250元

  因此,期末回收设备残值的现金流入为:30000—(30000—5000)*33%=21750元。

  为了进行产品A的生产,还要占用公司现有的一栋厂房。这栋厂房的折旧已经计提完毕,账面价值为0,但仍可以继续使用5年,能够满足项目的需要。如果不用于该项目,可转让出去,转让收入为250000元。由于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

  厂房转让需要缴纳所得税:(250000—0)*33%=82500元

  厂房转让的税后净收入为:250000—82500=167500元,这就是本项目占用原有厂房的机会成本。

  (2)计算流动资金投入

  流动资金也叫净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本公司在生产和销售A产品之前必须购买原材料并对存货进行投资,并且要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应付各种不可预见的现金支出,同时公司的各种商业信用可能产生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通过分析认为,公司需要投入的营运资金在开始年份逐年增加。然而,在项目周期的趋减年份,净营运资金逐年减少,最终为零,最后所有的营运资金全部被收回。本项目各年的净营运资金见表5—16:

  表5—16某项目净营运资金计算表单位:元  

项目名称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净营运资金(年末)10000100001653024970212200净营运资金变化-100000-6530-8440375021220

  (3)计算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本项目预计在未来5年时间内的产量分别为5000单位、8000单位、12000单位、10000单位和6000单位。产品第一年的单价为30元,由于该产品具有高度的市场竞争性,预测在相对于5%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每年将增长2%。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原材料价格的大量上涨,预计单位经营成本将在第一年10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0%。本项目不考虑利息费用。该公司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估算如下:  

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产量50008000120001000060002价格30.0030.6031.2131.8432.473销售收入500002448003745443183621948384单位经营成本10.0011.0012.1013.3114.645总经营成本5000088000452003310087846

  (4)编制现金流量表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本项目的现金流量表如下:(5)计算评价指标。

  本公司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为15%。以15%为折现率计算的税后净现值为101880万元;项目投资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8.18%。本项目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5.32%。这些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的投资在财务上可行。

  表5-18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元  

项目名称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现金流出      设备投资-1013000    21750厂房投入(机会成本)—167500     流动资金投入-100000-6530-844037501220经营成本 -50000-88000-145200-133100-87846现金流入      销售收入 15000024480037454431836294838税前净现金流量—277500100000150270220904189012149962折旧 1900019000190001900019000税前收益 8100013780021034416626287992所得税 2673045474694145486629037税后净现金流量—27750073270104796151490134146120925

  [例5-20]某公司将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初始投资2500万元用于设备和厂房建设,并在5年寿命期期末剩下残值500万元。该项目第一年产生收入1150万元,经营成本(不包括折旧)320万元。这些收入和成本在今后4年内预计每年递增5%。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资金成本为12%。试分别按照直线折旧法(SL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DDB法)计提折旧,并分别分析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项目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的影响。

  [解答]:在采用直线折旧法的情况下,项目每年计提折旧:(2500-500)/5=400(万元)

  表5-19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0 1 2 3 4 5 现金流出             设备及厂房投资 -2500         500 经营成本   -320 -336 -353 -370 -389 现金流入             经营收入   1150 1208 1268 1331 1398 税前净现金流量 -2500 830 872 915 961 1509 折旧   400 400 400 400 400 税前收益   430 472 515 561 609 所得税   142 156 170 185 201 税后净现金流量 -2500 688 716 745 776 1,808

  计算得到项目的税后IRR=18.37%,税前IRR=26.39%。

  在资金成本为12%情况下的税后NPV=450.71(万元)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的情况下,项目每年计提折旧如下: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25=4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在折旧年限到期前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进行平均摊销计算的。

  项目各年的折旧计算见表5-20:

  表5-20某项目折旧计算表单位:万元

年份 1 2 3 4 5 年初资产净值 2500 1500 900 540 520 折旧率 40% 40% 40%     计提折旧 1000 600 360 20 20 年末资产净值 1500 900 540 520 500 

  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见5-21:

  表5-21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0 1 2 3 4 5 现金流出             设备及厂房投资 -2500         500 经营成本   -320 -336 -353 -370 -389 现金流入             经营收入   1150 1208 1268 1331 1398 税前净现金流量 -2500 830 872 915 961 1509 折旧   1000 600 360 20 20 税前收益   -170 272 555 941 989 所得税   0 34 183 311 326 税后净现金流量 -2500 830 838 732 650 1183 

  在上表的计算中,第1年的税前收益为负值,不需要纳税,所得税额为0;第2年税前收益出现正值,应首先弥补以前年份的亏损,余额部分(272—170=102万元)再按规定的税率计算所得税额。

  计算得到项目的税后IRR=19.75%,税前IRR=26.39%.

  在资金成本为12%情况下的税后NPV=514.5(万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折旧政策对项目所得税前的现金流量没有产生影响,但对所得税后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从而对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评价指标产生影响。

  二、投资项目债务清偿能力及财务可持续性评价

  (一)债务清偿能力评价

  债务清偿能力分析,重点是分析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一般通过计算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指标,评价借款偿债能力。

  1.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项目融资主体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利息备付率的含义与计算公式均与财政部对企业效绩评价的“已获利息倍数”指标相同。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当期应付利息

  当期应付利息是指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利息备付率可分年计算,计算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的利息备付率;也可以按项目的还款期内有关数据的总和计算,计算借款偿还期内平均的利息备付率。分年的利息备付率更能反映偿债能力。

  利息备付率表示使用企业盈利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利息备付率至少应当大于2.利息备付率高,说明利息偿付的保证度大,偿债风险小;利息备付率低于1,表示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利息,偿债风险很大。

  2.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是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即:

  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包括折旧、摊销、税后利润和其他可用于还款的收益;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还本金额及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偿债备付率应在借款偿还期内分年计算,也可以按借款的偿还期内有关数据总和计算,但分年计算的偿债备付率更能反映偿债能力。

  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正常情况应当大于1,且越高越好。偿债备付率低,说明还本付息的资金不足,偿债风险大。当这一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

  [例5-21]某企业借款偿还期为4年,各年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折旧和摊销费数额如下表所示,按上式计算的偿债备付率和利息备付率数值列表,见表5—22:

年份 1 2 3 4 EBITDA 155174 204405 254315 265493 息税前利润 10317 59548 109458 120636 付息 74208 64932 54977 43799 税前利润 —63891 —5384 54481 76837 所得税 0 0 0 20474 税后利润 —63891 —5384 54481 56363 折旧 102314 102314 102314 102314 摊销 42543 42543 42543 42543 还本 142369 152143 162595 173774 还本付息总额 216577 217075 217572 217573 利息备付率 13.90% 91.71% 199.10% 275.43% 还本付息资金来源 155174 204405 254315 245019 偿债备付率 0.72 0.94 1.17 1.13 

  表中,EBITDA是项目计算期各年的销售收入减去经营成本后的差额,是扣除息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净收益,其数值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加上折旧、摊销后的总和。每年付息额是年初整个公司的累计借款总额与相应的利率的乘积。在所得税的计算中,前两年亏损,不需要缴纳所得税。第三年的盈利不足以弥补以期年度亏损,第四年的利润弥补亏损后,剩余62043元,应缴纳所得税20474元。各年的利息备付率为息税前利润(EBIT)和相应的应付利息的比值。每年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应为EBITDA减去应缴纳所得税后的余额,偿债备付率为各年还本付息资金来源总额与需要的还本付息总额之比。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本企业前两年的利息备付率均远低于2,偿债备付率低于1,企业在前两年具有很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但到第4年后这种状况将得到好转。

  3.借款偿还期借款偿还期是指在有关财税规定及企业具体财务条件下,项目投产后以可用作还款的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收益偿还建设投资借款本金(含未付建设期利息)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表示。该指标可由借款偿还计划表推算。不足整年的部分可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指标值应能满足贷款机构的期限要求。

  借款偿还期指标适用于那些不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而是按项目的最大偿还能力和尽快还款原则还款的项目。对于可以预先给定还款期限的项目,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借款偿还期的计算公式如下:借款偿还期=借款偿还后开始出现盈余的年份数-1+当年应还借款额当年可用于还款的收益额

  [例5-22]某项目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及借款偿还期的计算过程见表5-23:

序号项目建设期生产期 123456   1年初欠款累计057896223277319274287726220726933722本年新增借款5615215691479658    3本年应付利息174484671633919827178681370757984本年偿还本金0003154867000127354933725还本资金来源000315486700012735418624351其中:税后利润   -14354389579215468152折旧摊销   3156231562315623156253其他来源   0000

  表中,年初累计欠款等于上年初累计欠款加上年新增借款及未付利息,减去上年还本后的余额。本年应付利息按年初累计欠款和本年新增借款的一半为基数,按6,21%的利息率进行计算。偿还本金的资金来源包括可用于还款的税后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来源。本项目中,第7年初欠款累计为93372,但第7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来源达到186243,因此借款偿还期为:6+93772/186243=6.5(年)

  (二)财务可持续性评价

  项目寿命期内企业的财务可持续性评价,是对整个企业的财务质量及其持续能力的整体评价,是在偿债能力评价基础上的更大范围的评价,不仅要评价企业借款的还本付息能力,而且还要分析企业的整个财务计划现金流量状况、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状况,是财务评价的重要内容。

  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的分析与评价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是在融资方案分析的基础上,在考虑所采用的折旧政策、具体的融资方案、执行的税收政策、还本付息计划、股利支付计划等因素的基础上,编制反映企业未来将要发生的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比率等评价指标,分析其财务可持续性及出现现金支付风险的可能性。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的分析与评价应编制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同时也可以编制一些辅助报表,如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用以反映项目计算期各年的资金平衡和余缺情况;借款偿还计划表,用以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借款的使用、还本付息计划以及偿债资金来源筹措计划;股利分配计划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利润总额、所得税支付、净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计划;外汇流量表,以计算并考察项目计算期各年外汇余缺,重点分析资本项下的外汇平衡。

  编制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要分析债务资金的融资成本及还本付息计划。债务资金融资成本由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组成。资金筹集费是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一次性费用,如承诺费、手续费、担保费、代理费等;资金占用费是指使用资金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如利息,应分析各种可能的负债融资方式的付息条件、利率水平、利率调整方式(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计息(单利、复利)和付息方式,并计算债务资金的综合利率,进行不同方案比选。

  2.财务计划资产负债的分析和评价

  财务计划资产负债的分析和评价一般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来进行。该表是分析企业未来实际可能发生的财务状况质量的重要报表。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可以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比率指标。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收支风险及债务清偿能力,因而是评价财务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1)资产负债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得来的,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风险较小,又能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国际上公认的较好的资产负债率指标是60%.但是难以简单地用资产负债率的高或低来进行判断,因为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财务风险太大;过低的资产负债率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实践表明,行业间资产负债率差异也较大。实际分析时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等具体条件进行判定。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比率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考虑流动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判断企业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但该指标过高,说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对企业的运营也不利。国际公认的标准比率是200%.但行业间流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若行业生产周期较长,流动比率就应相应提高;反之,就可以相对降低。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式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速动比率指标是对流动比率指标的补充,是在分子剔除了流动资产中的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后,计算企业实际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较流动比率更能反映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与流动比率一样,该指标过高,说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对企业的运营也不利。国际公认的标准比率为100%.同样,行业间该指标也有较大差异,实践中应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判断。

  更多推荐:

  2015年咨询工程师资格考试改革变动预测

  2015咨询工程师考试辅导开课啦~

  2008-2015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关于2015年咨询工程师资格考试的情况说明


咨询方法与实务笔记(五)

  第五章现金流量分析及财务评价方法

  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投资的资金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按一定复利率呈几何级数增长。

  计算不同时期货币的现值来分析投资项目的费用与效益。

  二、现金流量:项目在寿命期内各期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序列,及差。

  现金流量图:水平线表示项目的寿命周期(计算年限),每1计息期数的数字表示该期末发生的现金流。

  折现率(贴现率)将未来某1时点的资金折算为现值所使用的期利率,反映资金的机会成本最低收益水平。

  1、一次偿付本利和系数(FP,i,n)=(1+i)n—→一次偿付现值系数(折现系数)

  2、等额序列复利和系数(年金终值系数)(FA,i,n)=((1+i)n—1)i—→资金存储系数

  3、资金回收系数(AP,i,n)=i(1+i)n((1+i)n—1)—→等额序列现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

  第二节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和计算

  一、销售(营业)收入估算方法——预测重点:预测各年项目可能提供的销售量或服务量

  关键:尽可能准确预测未来各年市场销售情况,制定项目寿命期各年营销计划。——营销计划法确定

  二、成本费用估算方法分类:按成本计算范围:单位成本、总成本费用;按成本与产量关系: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按财务评价特定要求:制造成本、经营成本

  (一)总成本费用估算方法

  1、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总成本费用=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2、生产要素估算法:从估算各生产要素费用入手汇总得到项目总成本费用,不必计算项目内部各生产环节成本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外部提供的劳务及服务费+修理费+折旧费+矿山维简费+油田摊销费+财务费用+其他费用

  3、总成本费用构成要素的估算

  (3)折旧:直线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快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净残值后的余额,按逐年递减的分数(折旧递减系数)计算,每年折旧率分子为每年开始可使用的年限,分母为固定资产折旧逐年想加的总和(折旧年限阶乘)

  (7)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短期借款利息)、汇兑损失、相关手续费

  长期借款利息:

  ①等额还本付息方式:A=P(AP,i,n),其中:利t=本t*i,每年偿还本金=A—利t

  ②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③最大能力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能力—折旧、摊销费、税后利润

  (二)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无形和其他资产摊销费—财务费用

  三、现金流量分析注意:剔除沉没成本、计算机会成本、考虑关联效应

  第三节财务评价

  一、投资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评价——在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FIRR为项目主要盈利性指标,其他指标根据项目特点及财务评价的目的、要求选用。

  1、静态评价方法:资本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法(判别标准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取值可根据行业水平或投资者要求)

  2、动态分析方法:财务净现值FNPV——超额利润、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相对量指标

  二、投资项目债务清偿能力评价——重点:分析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

  1、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息税前利润=利润+当期应付利息2

  2、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1

  3、借款偿还期:在有关财税规定及企业具体财务条件下,项目投产后可用还款的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收益偿还建设投资借款本金(含未付建设期利息)所需要的时间。应能满足贷款机构的期限要求。

  三、财务可持续性评价——对整个企业的财务质量及持续能力的整体评价

  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的分析与评价:在融资方案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反映企业未来将主要发生的财务计划现金流量(分析债务资金的融资成本(资金筹集费、资金占用费)、还本付息计划),计算现金流量比率,分析财务可持续性及出现现金支付风险的可能性。2、财务计划资产负债的分析和评价:编制资产负债表,分析企业未来实际可能发生的财务状况质量

  [例5—18]某公司要将其生产线改造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的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

  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5%,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更新改造前后的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万元):  

HMS酒店管理之洗浴管理系统
HMS酒店管理之足浴收银软件
在实施HMS酒店管理软件之前应该注意什么
TMS物流软件模拟实验报告
TMS物流信息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TMS物流软件商业计划书
TMS物流软件开发商的生存危机
TMS物流软件分析调研报告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